由中國科學院地球環(huán)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聯(lián)合美國、瑞士、澳大利亞等9位科學家發(fā)起,渭河盆地國際科學鉆探計劃(WBDP, Weihe Basin Drilling Project)日前成功獲得國際大陸科學鉆探計劃(ICDP)資助支持。WBDP是以面向國際地球系統(tǒng)科學前沿、配合國家“三深”戰(zhàn)略為導向而計劃的深部地球探測計劃。ICDP專家組經(jīng)過三輪評議,對于WBDP計劃的科學理念設計、國際隊伍組成、協(xié)調管理方案給與充分肯定。經(jīng)理事會批準,頂額資助本計劃向ICDP申請的150萬美元經(jīng)費配比。
深海沉積研究揭示出新生代全球氣候最顯著的變化是從“溫室地球”到“冰室地球”,然而,在廣袤的大陸環(huán)境中仍缺乏長時間尺度連續(xù)的陸相記錄,制約了對新生代全球氣候變化特征和動力學的深入理解。渭河盆地(107o-110o35'E, 34o-35o40'N) 位于中國黃土高原與秦嶺造山帶之間,對東亞季風氣候變化非常敏感。渭河盆地保存了超過7500米的巨厚細粒河湖相沉積,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新生代亞洲水文氣候變化的獨特陸相記錄,也是研究我國黃土高原生態(tài)屏障氣候歷史的良好場所。此外,渭河斷陷盆地氦氣、地熱資源富集,是氦氣資源勘察和開發(fā)利用的重要區(qū)域。
渭河盆地國際科學鉆探計劃(WBDP)分兩個階段實施:第一階段(WBDP Phase1)計劃獲取上部3000m沉積地層,重建晚中新世以來東亞多尺度水文氣候變率及全球聯(lián)系;第二階段(WBDP Phase2)將獲取盆地7500m完整的沉積記錄,揭示新生代季風演化過程及其與青藏高原-秦嶺隆升的耦合關系?;谖己优璧馗叻直媛实厍蛭锢砑般@孔資料,在盆地東部固市凹陷獲取了500m的先導孔,證實了細粒湖相沉積物可揭示軌道-千年尺度水文氣候的協(xié)同演化。本次獲得的ICDP資助,將有助完成渭河盆地鉆探計劃第一階段(WBDP Phase1)科學目標。
“國際大陸科學鉆探計劃”(ICDP, International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gram)由中國、美國及德國于1996年聯(lián)合發(fā)起成立,該計劃涵蓋了地學領域不同研究方向,旨在促進世界范圍內的大陸科學鉆探與成果共享。地球環(huán)境所于2005年首次獲得ICDP資助,完成了“青海湖國際環(huán)境鉆探計劃”,建成了東亞最大的大陸環(huán)境變化巖心庫。今日再次獲批“渭河盆地鉆探計劃”,相信渭河盆地科學鉆探計劃(WBDP Phase1)的成功實施,將進一步推動多尺度氣候變化動力學的理解,為預估未來氣候環(huán)境變化趨勢提供寶貴素材,同時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(fā)展提供科技支撐。